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合卺(1 / 2)





  “看上哪家的姑娘呀?”周母温和笑道。

  “桥家。”孙策笑着说,“喂,公瑾,你要跪到什么时候?”

  周瑜静静跪着,脸上的烧烫不知不觉地褪了,孙策的声音仿佛异常遥远。

  “是桥家。”周瑜一笑道,“我说呢。”

  周瑜拍拍袍子上的灰起来,坐到一旁去,后面孙策说的什么,“空空空”地在耳畔响,一会儿离得甚远,一会儿又仿佛就在耳边。孙夫人拉着周瑜的手,孙策时而拍拍周瑜的肩,大家又一起大笑,具体说什么,周瑜再记不得了。

  夜里,冬雨绵延。

  周瑜按着周母的脉门,周母拿着一本书,老眼昏花,说:“瑜儿,这写的什么?你给我念念?”

  周瑜看了眼,那是张昭给孙策写的礼数,说:“不必看了,杂事。成婚时要准备的东西,什么时辰开始,什么时辰结束?”

  “恰好有这么一天,” 周母倒是乐了,说,“能合上你和策儿的八字,与那桥家两姑娘也不冲着,真是天意。”

  周瑜长叹一声,问:“头还疼不?”

  “不疼了。” 周母说,“就是膝疼,近日阴雨。”

  周瑜取了药箱过来,给母亲施针,周母骤闻儿子将成婚的消息,唏嘘不已,又说:“当年我与孙夫人指腹为婚时,万万没想到今日。策儿长大了,我的瑜儿也大了。”

  “你们还指腹为婚了?”周瑜抬眼看着周母,问。

  “嗯。”周母说,“当初说的是,若一男一女,便结门亲家,现下你俩结了连襟,也是极好的。”

  周瑜说:“瞧你们乐呵呵的,还搞得我和伯符成亲了一般。”

  “你不知道,”周母笑着,摸了摸周瑜的俊脸,说,“你爹去得早,我一直担忧你的婚事,没个交代,策儿放在心上,再好不过,你爹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周瑜没有回答,眼睛渐渐发红,许久后,眼泪悄然无声地流了出来。

  “好了好了,” 周母笑着说,“这不是喜事吗?”

  “我不成婚。”周瑜哽道。

  周母说:“别说傻话,你倒是说说你怎么不成婚了?”

  周瑜摇摇头,捏着针的手不住发抖。末了,周母伸手过来搂,说:“可不能再说孩子气的话了……”

  周瑜伏在周母怀里,艰难地哽咽,背脊不住发抖。九尺男儿,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子。

  吴县太守府内,一夜间变了色彩,灰蒙蒙的长墙、瓦片俱换了新,红绸映着灯火,尽数化作解不开的火云。那一缕红压着庄重肃穆的黑,犹如一张铺天盖地的锦被,披上了辽阔大地,令人的精神紧张得无法喘息,不能翻身。

  孙策特地让人运来寒梅种了满园,梅花开得香气扑鼻。

  这一天侍卫张灯结彩,孙策的脸色却比婚袍还黑。

  孙权私自带兵的事终于兜不住了,消息传到府内,孙策瞬间大发雷霆。

  周瑜正在试婚服,曹操的礼一来,周瑜马上转身,到厅堂内跪下。

  “反了你了!”孙策穿着新郎官的红黑婚袍,上前去一脚踹在茶案上,点心、杯盘落了满地。

  “主公,”鲁肃在厅外说,“此事周都督并不知情。”

  “不知情?!”孙策怒吼道,“这就是你一手办的事!你将吕蒙派到丹阳去做什么!这个时候跟我说不知情?!”

  “是我办的,”周瑜说,“先斩后奏了,请主公治罪,要么斩了我吧,这婚我也不成了。”

  孙策万万未料周瑜会这么说,周瑜摘下肩上红纱,扔在一旁,转身径自走了出去。

  “做什么?”孙夫人正好从廊前经过,说,“又吵架?”

  孙策那模样,简直是眉眼里、心里、身上都憋着怒火。

  “马上派人去把孙权给我绑回来!”孙策喝道。

  然而已经晚了,官渡一战已经打完,孙权与曹丕率军突袭乌巢,在赵子龙协力相助下,袁绍终于因轻敌、傲慢招致大败,这名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后继承人,逃向辽东,托庇于公孙瓒。

  曹操大获全胜,拥冀州、司隶、长安、徐州等地。

  孙策拥吴郡与交州、夷州。

  刘表倨荆州,刘璋统领益州,中原历经连年刀兵之祸,终于随着一场官渡的大战而落下了帷幕。

  夜里,周瑜穿着婚袍,站在地图前,朝一众人说:“如今北边已定,曹操送来了修好文书及成婚之礼,划江而治,我们的大敌,袁术、袁绍两兄弟已去。陶谦败亡。”

  “曹操大战一场,元气已凋。”鲁肃说,“十年内,无力再发动战争了,恭喜主公。”

  “恭喜主公。”张昭笑道。

  “贺喜主公与周都督。”张纮道。

  曹操获胜,周瑜押下去的这一把,显然是赢了个满贯—吴军袭击袁绍后方,兵力总计丹阳一千,寿春两千,三千兵起到了扭转整个战局的作用。曹操特地派人封来大礼,以贺孙策与周瑜的婚事。

  孙策起初脸色还不好看,群臣都识相转了话头,孙策才缓和了点。

  “主公料敌机先。”朱治笑道。

  “这么一来,可以腾出手对付荆州了。”周瑜又说。他知道攻打荆州,是孙策最要紧的事,从入住吴县以来,孙策便念念不忘,惦记着给父亲报仇。

  “我建议明年年初就向荆州用兵。”鲁肃说,“曹操那边有联姻的意向……”

  “不行。”孙策说,“我就算有女儿,也不会嫁给曹家人。”

  周瑜朝鲁肃使了个眼色,鲁肃便不再说,答道:“那么我这就去回绝。”

  鲁肃起身,朝孙策行礼,走了。

  鲁肃办事总是干净利落,一被反驳,就马上去做,周瑜不得不承认,自己没他这个本事,就算现在答应下来了,过后也会设法说服孙策。

  孙策还有个妹妹在长沙,名叫孙尚香,是最小的胞妹,若那边愿意,两厢情愿的话,下次曹丕来了,将孙尚香接过来看看也不妨。但这毕竟是孙家的家事,自己不便插嘴。

  群臣又说了些道贺的话,议定明年水军、陆军同发,与刘表开战,便各自散了。周瑜收拾文书要走,孙策却说:“站住。”

  周瑜看着孙策。

  “我们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孙策没有看周瑜,眼睛却瞥向别的地方。

  周瑜缓缓叹了口气,说:“是我不好。”

  孙策说:“有人说得对,你和我,都是当主公的人。”

  周瑜听到这话时不禁色变,心想是谁在搬弄是非?然而未来得及细想,孙策却又说:“你不服我的主意,我也不服你的,你考虑得多,看事情也比我清楚,这不错。”

  周瑜想说你太倔强了,许多事,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别,但最后他还是没有说出口。

  “我不想做什么主公。”周瑜说,“也没有这个本事。”

  “他们都说,你听得进劝,我听不进。”孙策终于抬眼看周瑜,又说,“这些日子里,我也想过,我终究不是这块料,我是将才,只适合带兵打仗,不适合当一城之主,要不然,咱俩换换,如何?”

  周瑜那一惊非同小可,马上放下文书,跪在孙策面前。

  “臣不敢……”周瑜颤声道,“主公若这么说,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不管孙策说这话是试探,还是出自本意,臣子僭越,后果都极其严重。

  周瑜一句话不敢说,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最后说:“伯符……”

  周瑜的眼眶通红,苦忍着心里的痛苦,仿佛有一把剑,割裂了孙策与自己过往的某个联系。

  是那个一袭白衣的孙策,还是那个神情落寞,送走了父亲,走在潮湿山路上的少年?

  “当初你说,让我辅佐你。”周瑜说,“在函谷关下的话,我还记得。”

  “我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周瑜的声音一直在抖,说,“我以为辅佐的意思,是帮你将未做的事做了,帮你将做得不够的事做好……时而越权断事,俱出自本心,念着当年你我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