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那我送你回去,”文潇岚说,“省得你半路借酒撒疯去调戏良家妇女。”

  说来也奇怪,两人在宁章闻和关雪樱面前总是不停斗嘴,此时走在校园里却一直沉默着,处在一种近似尴尬的氛围里。来到男生宿舍楼下,冯斯挥了挥手,准备上楼了,文潇岚忽然喊住他:“等一下!”

  冯斯回过头来:“怎么了?”

  “我……我有话想说。”文潇岚的脸稍微有点红。

  “什么话?”

  文潇岚始终踌躇着,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冯斯笑了起来:“是那个大三学长向你表白的事儿吧?我早知道了。”

  文潇岚的脸更红了:“你怎么知道?”

  “总是有人多嘴跑来向我汇报呗:哎呀不得了啦,你的女朋友要被撬走啦,不是我挑事儿啊,这事儿换了我可不能忍啊……”冯斯说着笑话,神色如常。

  文潇岚也挤出一个笑容:“其实这件事……”

  “如果你喜欢他,就答应他。”冯斯打断她。

  文潇岚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难看,咬着嘴唇没有说话。冯斯慢慢走到她面前,拍拍她的肩膀:“那个哥们儿我见过,人长得挺帅,脾气不错,篮球也打得比我好,我要是你,就抓住这个机会。”

  文潇岚“扑哧”一声:“这会儿你又变得像个知音大姐了。”

  冯斯没有笑:“说真的,我知道你还没答应他,原因是为了我。大可不必。我可能对你稍微有点意思,你也可能有些时候对我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我们……用你们女人爱说的话来说,更接近闺密。我们做一对有点暧昧的好朋友可能挺合适,要真谈恋爱,你会别扭,我也会别扭。”

  “我就是这么想的,”文潇岚低声说,“我们俩很好,真的很好,但始终……少了点什么东西。”

  “所以嘛,痛痛快快地答应他,然后我会选个吉日狠狠宰你们一刀。”冯斯一本正经地说。“初步定在大董吧,要不金钱豹也行。不对,我突然想吃海鲜了,咱们去顺峰也好……”

  文潇岚听着他胡言乱语,眼眶微微有些发热。她忽然伸出手,轻轻抱住了冯斯。冯斯愣了愣,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伸出手,环抱住她。

  几秒钟后,文潇岚松开手,轻声道了句“再见”,转过身快步离开。

  冯斯的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直到文潇岚拐过一个弯,消失在他的视线之外后,笑容才突然消失。拥抱过女孩的手上仿佛还带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神迷乱。

  “还是想喝酒……去哪儿喝好呢?”冯斯挠了挠头。

  与此同时,在这个星球的另一个角落里,另一个人也在喝酒。

  和冯斯不同,这个人身边没有朋友相伴,而是独自一人。他也没有下酒菜,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身前电脑屏幕上的数码照片。他处在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空旷,辽远,黑暗,寂静,把一个普通人放在这样的环境里,或许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发狂。但这个喝酒的人泰然自若,脸上带有一种古井般的平静和幽深。

  “不错,不错,这个孩子果然长大了,有点风骨了。”喝酒的人自言自语着。照片里,冯斯正和梁野站在一起,虽然脸上都是瘀痕和擦伤,炯炯的目光里倒是透出一种牛二般的浑不吝。

  “这双眼睛真像我啊,”他把杯里的白酒一饮而尽,“尽管身上并没有流着我的血,但还是我的好孙儿——你已经等不及了吧?”

  随着这句奇怪的话,离他不远处背后的黑暗里忽然传来一阵“呼噜呼噜”的声响,像是某个饥饿难耐的庞然大物发出粗重的喘息。在电脑微光的照映下,隐隐可以看到模糊的山一样的巨大轮廓。

  “我也等不及了,不过,还是得再忍忍,”喝酒的人哧哧笑着,“待会儿让血的味道变得更甜。”

  又是一阵喘息,紧跟着,一片黑暗之中突然现出了两个硕大的绿色光点。

  那是两只眼睛,绿色的、饥饿的、渴望的巨眼。

  (第一部完)

  书名:觉醒日2

  作者:唐缺

  内容推荐:

  600年前的涿鹿之战,究竟是谁和谁的战争?长春真人西行途中,在撒马尔罕城发现了什么让他畏惧不已的事物?欧洲中世纪的女巫迫害,到底是为了何种原因?龙虎山天师张彦頨的寻宝活动,寻找到了怎样的恐怖存在?明末起义领袖张献忠,为什么成为了杀人魔王、又在帮谁隐藏着什么?炼金术士尼古拉勒梅的神秘人生,竟然是从一幅与西藏有关的凶画开始的?………………一系列的历史谜团,整个人类的生存进化之路,似乎都和一股来自远古的神秘力量息息相关。冯斯,一个一直过着寻常人生活的平凡大学生,突然被卷进了一连串奇特凶险的事件中,从此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遭遇到一群自称“守卫人”的特殊人群,重新认识了世界的历史。他苦苦寻找着自己的真实身份,也苦苦追索着远古恶魔的真相与秘密。他,和神秘莫测的黑暗魔王,一起等待着最终的觉醒之日……

  序章、宝藏之谜

  绞盘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绷紧的缆绳开始往回收。从拉动绞盘的力工们不断流出的汗水和吃力的神态来看,河里的大网似乎是捞到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找到了!”河上传来一片惊呼声。此刻的九眼桥上站满了围观的成都市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目不转瞬地注视着河中那艘正在工作中的打捞船,船身上用红色油漆涂写的“锦江淘银公司”六个字显得格外醒目。

  粗重的缆绳一根根地绷紧,绞盘转动的声音越发显得不堪重负,让人们都有些担心那些缆绳会不会被拉断。但是运气不错,人们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几分钟后,大网被拉出水面,网子里兜着一个黑乎乎糊满河泥的巨大物体,还在湿淋淋地滴落着河水。尽管暂时看不清这个物体的真面目,但人们早已经存了先入为主之心,几乎是立刻就辨别出了它的大致形状。

  “石牛!找到了,真的是石牛!”市民们忍不住乱纷纷地叫喊起来,“石牛找到了!张献忠的石牛找到了!”“昨天找到了石鼓,现在又找到了石牛,暗号对上了!那首民谣是真的啊!”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人群中一个长衫长须、俨然大儒模样的老人轻声感叹着,“没想到啊没想到啊,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竟然是真的。如果真能找到那些财宝,则可为抗战增添不少的经费呢,功莫大焉,功莫大焉……”

  这一年,正是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六个年头。四川虽然暂时并未被日军荼毒,但中华一家、唇齿相依,这个简单的道理川人都懂得。于是百万川军出川抗日,伤亡惨烈,可歌可泣。

  另一方面,川内各界从未间断各种抗战募捐活动。然而战争机器对资财的消耗太过疯狂,四川也原本不富裕,甚至有农民捐出口粮而自己饿得奄奄一息吃观音土毙亡的事例。人们为了寻找可捐之款,想尽一切办法,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与宝藏有关的民间传说不胫而走,开始风传,而在这当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张献忠的藏宝。

  张献忠是人们熟悉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于西元1644年攻克成都,并建立了大西国政权。虽然这个短命的政权在两年后就覆亡在清军的铁蹄之下,张献忠本人也被和硕肃亲王豪格暗箭射杀,但后世却始终在流传着一个和他有关的传言:张献忠在多年的征伐生涯中,聚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财宝,能够填满24间房子。在察觉到自己末日将临之际,他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秘藏起来,又设计了一头石牛和一只石鼓作为藏宝记号,以待日后发掘。

  从此以后,这笔传说中的张献忠宝藏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各种各样煞有介事的说法从未断绝。有人说财宝埋在了贯穿成都的河流——锦江的河底,有人说张献忠兵败逃离成都时用一艘大船运走了全部宝藏、却不幸随船沉入岷江,还有说张献忠命令其义子张可旺在青城山的支脉青峰山开凿了巨型地宫、将宝物藏于地宫中。

  这些流言反正也就是说说而已,从无真凭实据,虽然历史上也有许多人因为垂涎这笔宝藏而动手发掘寻找,却始终一无所获。但到了一年前,由于抗战募捐的需求,这笔宝藏又开始成为人们谈议的热点,成都市的几家知名商会甚至专门组织了包括考古专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对张献忠宝藏的传说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最终圈定了两处最有可能藏宝的地点:锦江河道内,以及青峰山中。

  就在这股寻宝风潮渐渐热起来的时候,一个惊人的变化将民众的热情推向了顶点:一个名叫陈广泽的男人公开宣称,他已经获得了张献忠宝藏的藏宝图,根据藏宝图的标示,财宝就被埋在锦江河底!

  当然了,此前号称自己手里握有藏宝图的人原本也不少,后来证实这些人都只是试图用假地图骗钱而已。但陈广泽却并没有任何兜售地图的举动,与之相反的,他投资成立了锦江淘银公司,开始亲自寻宝。这是自张献忠藏宝流言兴起以来,第一个将寻宝付诸实践的实体机构。

  这一举动最初受到人们的嘲笑,有时评家直接在《新民报》上撰文指斥陈广泽“想钱想疯了”。在陈广泽向报界表示“兄弟绝非为一己之私,寻宝之目的乃是筹资抗日”之后,公开的嘲讽虽然消失了,怀疑却丝毫未减。大家普遍认为,即便陈广泽是出于一腔爱国之心而开办淘银公司,最后的结局仍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陈广泽竟然真的找到了一些看起来和宝藏有些关联的东西。他在地图所标注的锦江河道内用打捞船日以继夜地寻找,先是捞上了几件零散的金器银锭,接着找到了一些当时大西政权所铸造流通的钱币大顺通宝。这些发现迅速引发了市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