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2.不畏落爪牙(1 / 2)





  “伤我的人,我抓到了!”晚悦斜倚在门口,望着天边孤寂的冷月,月光下她的身影更加狭长,显得十分瘦弱,

  “是吗?这么快。”元怙漫不经心的回答,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有些人即使心知肚明,也会假装不知道。

  她有时从后门偷偷溜进来看到他伏在案前,埋头苦读;有时从寒耀宫翻墙进来见他,他站在枯死的树下,衣袂飘飘,

  有一次顽皮的从墙头纵身跃下,他依旧从容的一个箭步上来,将她稳稳的抱在怀里,

  可是为什么每当她跟他诉说危难的时候,他看似漫不经心,却有一种猜不透的感觉,每次她遇到危险是安幼厥出手相救,化险为夷,多的只是感激,

  这么多的事情难道都只是巧合吗,她是命运多舛还是天煞孤星?处处针对她的裴嫔,是什么深仇大恨才能让她如此讨厌?

  突然出现的元黄头是巧合还是早有人安排?既然已经重生为什么命运还是不放过她?背后是否可还有人指使?不会死了一个还有下一个,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也觉得很蹊跷,为什么他刚好让我碰上呢?”一头雾水,理不乱,那就不要去想,刚解决这件事情也少了一桩心事,紧接着就是要考虑让高洋同意处死元黄头就好了。

  夜空似藏青色的帷幕,点缀着闪闪繁星,让人不由深深地沉醉,这邺城的天当真的不太平啊。

  一夜已过,心事重重的晚悦穿戴整理来到高洋身边,见他正在批奏书,便在旁边添水研墨,

  “陛下,安将军求见。”王公公走了进来,看了晚悦一眼,怕打扰到高洋轻声说道。

  “让他进来。”

  晚悦施了一礼,准备出去,既然他们有要事要谈,自己也只好避嫌的先出去了,

  “你留在这里!”高洋放下手中的奏书看着晚悦,晚悦只好悄悄的站在高洋身后,

  “陛下。”安幼厥见到高洋,跪在地上行礼,起身看到他身后的晚悦若有所思的样子,身形消瘦,脸色憔悴,

  今日一早就听闻她昨日受惊,想必定是昨夜没有睡好,便暗暗收回自己的目光,“陛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走吧,看看去,你也一起去。”三人乘着马车,一起来到金凤台,只间这里围着一帮银甲卫,身披虎头银甲,腰佩宝剑,脚穿银履靴,每个人带着一张可怕的面具,将整张脸遮住看不清模样,

  这就是安幼厥所训练的最受高洋信任的一支军队银甲兵,一直由安幼厥训练,直接听令于高洋,不受其他人的调遣,当年就是这支数千人的军队随高洋逼宫,让元善见禅位的。

  中间为首的就是元黄头,衣衫褴褛,身上伤痕累累,昨日定是受了重刑,旁边也有数十个被五花大绑的男子,不知道是何人!

  还有数个文官在此,在此围观。

  这金凤台原名金虎台,与铜雀台、冰井台并称为“邺城三台”,相传是三国时期曹操所建,后世政权跌宕,每个王朝对这三台每加整修,甚于魏武初造之时。

  又安金凤于台颠,故号曰:金凤台。

  高洋拍了拍手,内侍拿着巨大的纸鸢走了过来,高洋面带微笑,饶有兴趣的看着,一挥手,让内侍们将这数十人分别绑在巨大的纸鸢之上,

  “晚晚,你看~”晚悦顺着高洋目视的方向看去,那些人一个一个胆战心惊、面无血色,被带到金凤台的致高处,“这些都是元氏一族,那个为首的就是害你的元黄头,你说应该怎么办?”

  “陛下做主就好!奴婢岂敢做主,无论陛下要杀要剐都好,不要牵连无辜就好。”晚悦轻声说着,说到底不过是元黄头一个人害她,没必要牵连到更多的人,

  既然是元氏,他不要想起元怙就好!

  “那好。”高洋笑着,摆了摆手,“你们说这纸鸢能遨游于天空之中,若是将将人绑在纸鸢之上是否也能遨游天际呢?”

  “臣不知。”安幼厥拱手,站在原地,冷眼的看着高洋。

  高洋一声令下,所有的元氏之人均被推了下来,惨叫声充斥九霄,文臣掩面不去看这血腥的场景,闻着空气中血腥的味道,隐隐作呕,又不能表现出来让皇帝看到,用袖子掩住口鼻,不让自己闻到污秽的气味。

  安幼厥看着一切安之若素,相比在战场上也是司空见惯,仍能看出来眼神中带着悲哀~

  高洋像是见到极有趣的事情,掩饰不住笑意,这就是帝王,将自己的后患全部铲除,不能处于危险之中,所以要心狠手辣!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千秋万代,保住自己挣下来的家业。

  晚悦站在原地,双手紧紧握拳,那地上的点点猩红如绽放的牡丹,妖娆,触目,不自觉的咬紧牙关,说不出来一个字啊。

  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浑身颤抖,她看向高洋,他竟在笑;看向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他们不敢抬头去看,也不敢直言进谏帝王的过失!

  荒唐!

  多么的荒唐!

  再看元黄头,从高处落下,竟能顺着风平稳着陆,一次、两次...都是平安的落在地上,高洋恶狠狠地瞪着元黄头,

  “毕义云!”高洋高喊了一声。